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汨罗江水绿如蓝

汨罗江水绿如蓝

关键词:汨罗江水绿如蓝 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汨罗江水绿如蓝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
  • 感谢 jiaojiao110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772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汨罗江,不知几时混沌初开,她从湘鄂赣边界的黄龙山发源,由石眼间沁出的涓涓泉水汇成一条小溪,一路上,无数的大小支流如同藤蔓状的血脉爬满大地,这条河流便逐渐变得丰满起来,昼夜不息清澈透亮地流淌,自东向西横贯岳阳市南部的平江、湘阴(今析汨罗市)两县,经磊石山注入洞庭湖。

这条全长只有二百五十三公里、流域面积只有五千五百四十三平方公里的小河,为什么会叫她“汨水”呢?这个看起来似乎自然而然不是问题的发问,其实是一个饶有趣味的文化命题。

“汨”:从水,从日。水与太阳,自然界一切生命的起源。如果没有水和阳光,就不可能有朗朗乾坤大千世界充满生机的所有生命,不管你是动物、植物还是一个人。“汨”,这个蕴含着先人无尽智慧的会意字,它所揭示的关于生命的密码,也许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。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,我们的先人用“汨”字来命名一条河流,一定会有无数的机锋等待后人去领悟、去破译。因为给自然界的一切命名,正是语言与文字最为原始和本义的功能。所谓“文化”,无外乎从给自然界命名开始。为什么要将这条小河命名为“汨水”呢?现在看来:

她是一条清澈孤傲天下不二的河流。

“汨”,古释为“明净貌”。表示阳光与流水紧密地拥抱在一起,两者融为一体。不难想象,和煦的阳光洒射在激荡的流水里,天地间舞动的那条绵延不绝的绸带,几多鲜活,几多亮丽,几多空灵,还有几多几多的色彩缤纷光怪陆离,将人们的眼睛与心胸一古脑洗涤得了无尘埃水灵灵,明净若空呢。

惟有像汨水这般明净才叫做“汨”。汨水之“汨”,特指汨罗江。天下不二的汨罗江,从她破壁出世便不同凡俗。神州大地的地势西高东低,千万条江河水无不付之东流泄入东海。汨罗江水则反其道而行之,冲出大山的合围,百折不回孤傲地自东向西流去。这也许是汨水从日的另一种含义。她是一条追随着太阳东起西落的河流。太阳是永恒的真理,汨罗江如同夸父逐日那般执着,明知前面关山千万重,照样义无反顾一往无前。

“汨罗江,水朝西;屈夫子,犟脾气。”

她是一条和一个人的名字一道载入史册的河流。

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里说:“汨,长沙汨罗渊,屈原所沉之水。”感谢司马迁,他在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中,详细地记述了屈原被流放汨罗江时最后的艰苦岁月。这段两千一百年前依据实录精神写下的文字,如今读来依然栩栩如生:

屈原至于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。颜色憔悴,形容枯槁。渔父见而问之曰:“子非三闾大夫欤?何故而至此?”屈原曰:“举世混浊而我独清,众人皆醉而我独醒,是以见放。”渔父曰:“夫圣人者,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。举世混浊,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?众人皆醉,何不酺其糟而啜其醨?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?”屈原曰:“吾闻之,新沐者必弹冠,新浴者必振衣。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,受物之汶汶者乎!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,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!”

屈原乃作《怀沙》之赋。“于是怀石遂自沉汨罗以死”。

随着自沉殉国的屈原长发飘飘的身影没入清波,汨罗江,便与屈原的名字一道载入了史册。

她是一条发源中国传统文化流淌着蓝墨水的河流。

汨罗江拥有一个诗祖屈原,她的文化含金量本已是足赤,够资格笑傲江湖了。一千年之后,偏偏还有另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,“语不惊人死不休”的诗圣杜甫,晚年飘泊湖湘。他拖着老病的身子,追寻屈原的行迹,将一叶孤舟永远停泊在汨罗江边。位于汨罗江畔小田村的平江杜甫墓,诗圣遗阡,一抔黄土草草安葬了忧国忧民孤老穷病的杜甫。有诗说得好:“远移工部死,来伴大夫魂。流落同千古,风骚共一源。”试想,从那以后,屈原与杜甫在另一个世界,一定会时常携手行吟汨罗江畔,流觞和赠,不知又有多少伟大的诗篇?惜乎,此词只应天上有,永远无法流传到人世间。诗祖和诗圣,两个伟大的爱国诗魂,一个在水里,一个在岸边,将一条汨罗江辉映得流光溢彩。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追风逐波,诗词歌赋亦如汨罗江水万古长流不息,依然那么幽蓝,那么翠绿。

于是乎,诗人余光中赞叹:“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。”

让我们迎着一河诗风,追寻曾经行走在蓝墨水上游的先贤,走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个伟大的源头——汨罗江。
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宏福大厦1007室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